潮州淡浮院打卡攻略

2024-12-28

开篇:潮州古韵,淡浮新章

潮州,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底蕴的文化名城,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东大地。它是潮州文化的发祥地,素有 “岭东首邑”“岭海名邦”“海滨邹鲁” 之美誉,历代郡、州、路、府、道皆以此为治所,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、世界潮人根祖地与精神家园。当你漫步于潮州古城,广济桥的古朴风姿、牌坊街的厚重历史、韩文公祠的肃穆庄严,无一不让人沉醉在往昔的岁月里。

而在潮州的山水之间,隐匿着一处独具魅力的文化瑰宝 —— 淡浮院。它宛如一位遗世独立的雅士,静卧于砚峰山麓,前临夏湖,依山傍水,朝迎晨曦,晚待落霞。这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致相得益彰,集文物收藏、文化交流、观光休闲于一体,已然成为现代潮州的一座标志性文化胜地,散发着迷人的光芒,吸引着八方来客探寻其深邃内涵。

淡浮溯源:侨胞赤心,文化传承

回溯淡浮院的历史,离不开一位关键人物 —— 泰国侨领郭丰源先生。郭丰源先生(1922 年-2003 年)祖籍潮阳,生于泰国穷苦华人家庭,却凭借自身努力,在海外闯出一片天地,成为当地著名风水大师,还被泰国国王钦点为国师。他虽备受尊崇,却秉持 “弃欲守静、助人为乐” 的人生哲理,热心公益,深受泰国皇室与民众敬重。

1988 年,泰王赐地予他建别墅,郭丰源先生心怀 “天下华人盼一统” 的宏愿,向泰王提议建造象征华人大团结的华夏文物院,此想法获泰王赞赏,“淡浮院” 之名应运而生。1993 年,泰国淡浮院建成,成为收藏展示中华民族珍贵文物之地,为弘扬中华文物、沟通两岸关系、促进中泰友好架起桥梁,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、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、广东省政协委员会及台湾友人纷纷捐赠珍贵文物与书画作品。

郭丰源先生的爱国爱乡之情并未止步。1995 年 8 月 10 日,他亲赴潮汕,为在家乡兴建淡浮院选址,最终选定砚峰山麓这片钟灵毓秀之地。在他的倡议下,海内外潮人积极响应,慷慨捐资,一亿二千万资金迅速筹集。1999 年春,潮州淡浮院首期工程竣工开放;2005 年,第二期工程完工,后续工程也稳步推进。这座凝聚着无数侨胞心血的淡浮院,承载着传承中华文化、促进交流的重任,在潮州大地熠熠生辉。

建筑华章:古韵流彩,典雅恢弘

(一)气势牌坊,墨宝流芳

踏入淡浮院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气势恢宏的大石牌坊。它宛如一位威风凛凛的巨人,屹立于天地之间,三门歇山顶建筑,长约 30 米、高 16 米,高低错落有致,尽显磅礴大气。正中匾额之上,“东粤菁华” 四个大字笔力雄浑,仿若携带着千钧之力,诉说着这片土地的钟灵毓秀与深厚底蕴,此乃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墨宝,其笔下的每一道笔触都蕴含着对潮州文化的深刻洞察与敬意。两侧匾额分别题有 “金声”“玉振”,亦是饶先生的手迹,取自《孟子・万章下》中 “孔子之谓集大成。集大成也者,金声而玉振之也”,寓意着孔子的思想如同钟磬之声,影响深远,也象征着淡浮院汇聚各方文化精粹,发出时代的最强音。这寥寥数字,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,不仅是对潮州文化的高度赞誉,更是为这座建筑增添了无尽的文化韵味,让人尚未踏入院内,便已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。

(二)石阶通幽,瑞兽迎祥

穿过牌坊,沿着中轴线前行,便是那三进石阶。石阶蜿蜒而上,似一条灵动的丝带,串联起沿途的美景,引领着人们一步步深入这方净土。院内花圃簇拥,繁花似锦,五彩斑斓的花朵竞相绽放,散发出阵阵馥郁芬芳,与周边的古建筑相互映衬,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。在这花海之间,石雕的麒麟、青狮、盘龙及铁牛等吉祥物错落有致地分布着,它们形态各异,栩栩如生,仿佛被赋予了生命。麒麟昂首挺胸,祥瑞之气四溢,传说它能带来太平、长寿与吉祥;青狮威风凛凛,双目炯炯有神,尽显王者风范,守护着这片圣地的安宁;盘龙蜿蜒盘旋,龙鳞闪耀,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,翱翔九天,寓意着权势与尊贵;铁牛则沉稳坚毅,默默伫立,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沧桑。这些瑞兽,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,更是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,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,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吉祥之意。

(三)主殿巍峨,佛光辉映

沿着石阶逐级而上,巍峨瑰丽的主殿建筑逐渐展现在眼前。它仿若一座神圣的殿堂,庄严肃穆,令人心生敬畏。重檐出阁,琉璃飞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五彩光芒,仿若梦幻的琉璃世界,尽显华丽尊贵。四根玫瑰红的花岗岩石柱拔地而起,稳重庄严,支撑着整个大殿的脊梁,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沉淀。正中匾额 “澹浮院” 三个鎏金大字,系清朝末代皇帝之弟溥杰所书,字体刚劲有力,金辉闪耀,是从泰国淡浮院拓本移植而来,承载着中泰文化交流的深厚情谊,见证了这段跨越国界的文化传承之旅。主殿门外,挂着一副阴刻对联 “远望观云,登高视野”,为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、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墨迹,笔锋飘逸洒脱,意蕴深远悠长,仿若在轻声诉说着人生的哲理与豁达心境,让人在欣赏书法之美的同时,不禁陷入对人生的思索。步入殿内,中央奉有佛祖释迦牟尼全身金像,金光璀璨,法相庄严,慈悲祥和的面容让人顿感心灵的宁静与慰藉。两旁的飞天大圣塑像衣带飘飘,仿若从天而降,灵动轻盈,为大殿增添了一抹神秘而浪漫的色彩。在这神圣的空间里,儒道释各派文化的代表文物有序陈列,仿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,无声地讲述着中华文化的多元与包容,让人沉醉于这博大精深的文化海洋之中。

碑林宝藏:墨海千秋,艺韵飘香

游览淡浮院,最令人心驰神往的,当属主殿两侧那宛如艺术长廊的 “中国历代书法碑林”。它恰似一部鲜活的史书,以石为纸,以刀代笔,镌刻着华夏数千年的书法脉络,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沉。

步入碑林,仿若穿越时空,与历代书法大家进行一场灵魂的对话。这里碑刻琳琅满目,上起商周,下迄当代,时间的跨度宛如一条无形的丝线,串联起了中国书法发展的璀璨星河。甲骨文的神秘古朴,金文的雄浑庄重,石鼓文的奇崛典雅,小篆的规整秀丽,隶书的蚕头燕尾,草书的龙飞凤舞,行书的行云流水,楷书的严谨规整,每一种书体都在此争奇斗艳,各显风姿。

商周的甲骨文,那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古老密码,笔画纤细却刚劲有力,记录着先民们占卜祭祀、狩猎农耕的生活片段,虽历经沧桑,却依然散发着神秘的气息,让人不禁遥想那个遥远而神秘的时代。秦代李斯的小篆,《峄山碑》的拓本在此呈现,其笔画圆润流畅,结构对称均衡,尽显秦王朝一统天下的威严与规整,每一道线条都仿佛诉说着帝国的辉煌与秩序。汉隶《曹全碑》,字体舒展飘逸,燕尾翩翩,恰似一位优雅的舞者,展现出汉代的雄浑大气与盛世风华,让人领略到那个时代的自信与豪迈。东晋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,被誉为 “天下第一行书”,虽为摹本刻石,但其字里行间的潇洒飘逸、灵动自然,仿若能让人看到当年兰亭雅集时,文人墨客曲水流觞、饮酒赋诗的惬意场景,感受到魏晋风度的洒脱与不羁。唐代颜真卿的《颜勤礼碑》,字体丰腴雄浑,气势磅礴,笔力千钧,彰显着大唐盛世的繁荣昌盛与豪迈气魄,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一座巍峨的山峰,屹立在书法的巅峰。

这些碑刻不仅是艺术珍品,更是历史的见证者。它们或记载着重大历史事件,或承载着文人墨客的情思雅趣,或反映着时代的审美风尚。漫步其间,摩挲着那一方方碑石,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,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。对于书法爱好者而言,这里无疑是一座神圣的殿堂,一处汲取艺术养分的源泉;而对于普通游客来说,亦是一场震撼心灵的文化洗礼,让人在欣赏书法之美的同时,对中华传统文化肃然起敬,沉醉于这墨海飘香的艺术世界,久久难以忘怀。

交泰盛景:中泰交融,瑰宝汇聚

沿着碑廊徐徐前行,一座气势恢宏的大殿映入眼帘,这便是淡浮院的交泰殿。“交泰” 之名,取自《易经》“天地交泰” 之意,寓意着天地之气相通,万物和谐共生,时运亨通吉祥。此名与北京故宫藏宝玺殿相同,却又另有一番深意,它象征着中泰两国文化在此交汇融合,碰撞出绚丽的火花。

踏入殿内,仿若踏入了一座艺术的殿堂,满室生辉,令人目不暇接。正中供奉着的,便是泰皇钦赐的《玛哈蒙空佛像》一组金佛。泰国所崇奉的小乘佛教,与中国流行的大乘佛教在教义、佛像造型上存有诸多差异。眼前的泰国佛像,身姿婀娜,腰肢纤细,手势轻柔,面容慈祥亲切,中间的主佛释迦牟尼庄严端坐,身旁七位 “星期神” 小佛环绕而立,从左至右依次为星期日神至星期六神,每一尊佛像都精雕细琢,熠熠生辉,尽显泰国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,让人不禁感叹异国宗教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
环顾四周,殿内还珍藏着诸多来自中华文化的瑰宝。从古朴典雅的商周青铜器,其神秘的纹饰仿佛诉说着远古的故事;到精美绝伦的陶瓷工艺品,细腻的质地、绚丽的色彩折射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;再到历代名家的书画墨宝,山水花鸟、人物故事跃然纸上,笔锋流转间尽显文人墨客的才情与风骨。这些文物与泰皇钦赐金佛相互辉映,共同诉说着中泰两国源远流长的友好情谊,见证着文化交流互鉴的伟大历程,成为了淡浮院最璀璨夺目的文化名片。

书院雅韵:文墨传馨,静修之所

在淡浮院的西侧,隐匿着一方充满书香气息的净土 —— 砚峰书院。踏入书院,仿若踏入了一座文化的宝库,处处弥漫着墨香与诗意。院名 “砚峰” 二字,笔力雄浑,镌刻于巨石之上,尽显豪迈之气,恰似这书院的精神象征,坚毅而厚重。书院内,黄苗子、饶宗颐等名家的题字琳琅满目,每一幅墨宝都饱含着先生们对文化的深情与对后人的期许,笔锋游走间,尽显文人风骨,让人不禁驻足品味,沉醉在这高雅的艺术氛围之中。

这里不仅是文人墨客雅集之地,更是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平台。书院不时举办各类中华文化讲座和培训活动,从国学经典解读到传统技艺传授,从历史文化溯源到当代艺术赏析,内容丰富多样,精彩纷呈。专家学者们汇聚于此,以渊博的学识、深入浅出的讲解,为听众开启一扇扇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,让古老的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芒。

此外,砚峰书院还为贵客提供了一处远离尘嚣、回归自然的静修之所。书院内客房布置典雅清幽,窗外山色如黛,湖光潋滟,仿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。清晨,在鸟儿的欢鸣声中醒来,呼吸着清新的空气,感受着大自然的蓬勃生机;夜晚,伴着虫鸣蛙叫,在月光下品茶读书,让心灵得到彻底的放松与慰藉。在这里,人们可以暂时抛开尘世的纷扰,沉浸在知识的海洋,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,体悟人生的真谛,探寻内心的宁静。

周边逸趣:山水怡情,潮味悠然

淡浮院所在的这片区域,恰似一座天然的乐园,周边的美景与趣味令人流连忘返。沿着蜿蜒的小径漫步,不远处便是那充满生机的百果园。四季更迭,园内的景致变幻无穷,果香四溢。春日里,草莓宛如红宝石般娇艳欲滴,鲜嫩多汁,轻咬一口,满满的都是春天的甜蜜;夏日骄阳下,荔枝、龙眼挂满枝头,剥开那粗糙的外皮,晶莹剔透的果肉展露无遗,清甜的汁水瞬间在口中四溢,带来沁人心脾的凉爽;金秋时节,柚子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,金黄的果肉饱满紧实,酸甜适度的滋味让人回味无穷;寒冬腊月,橙子以它鲜艳的色泽和醇厚的果香,成为果园里的一抹亮色,汁水丰盈,每一口都饱含着维 C 的活力。

在百果园的周边,还隐匿着一片奇花异树的天地。珍稀的花卉品种争奇斗艳,有的花瓣如丝绒般柔软细腻,色彩斑斓绚丽,仿若天边的彩霞;有的花朵小巧玲珑,却散发着馥郁的香气,微风拂过,香气弥漫,让人沉醉不已。形态各异的树木更是引人注目,古老的榕树独木成林,繁茂的枝叶遮天蔽日,垂下的气根仿若老者的胡须,随风摇曳,诉说着岁月的沧桑;挺拔的樟树身姿伟岸,散发着独特的清香,驱虫驱蚊,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宁静与祥和。

游玩之余,怎能错过地道的潮汕美食?不远处的村落里,潮汕人家的烟火气息弥漫在街巷之间。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粿条,鲜嫩爽滑的粿条浸泡在醇厚鲜香的牛骨汤里,搭配上薄片的牛肉、爽脆的牛筋丸、翠绿的生菜,再撒上一把炸得金黄酥脆的蒜末和香气四溢的南姜碎,一口下去,粿条的软糯、牛肉的嫩滑、汤汁的浓郁瞬间在口中交融,唤醒味蕾的每一个细胞。或是品尝一份潮汕卤鹅,鹅肉色泽红亮,卤香四溢,肉质紧实却不失嫩滑,皮下脂肪入口即化,搭配上特制的卤汁,咸香微甜,让人欲罢不能。还有那甜而不腻的鸭母捻,软糯的汤圆包裹着香甜的馅料,如黑芝麻、花生、豆沙等,再配上清甜的糖水、软糯的芋泥、Q 弹的西米,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。

倘若你想深入体验潮汕文化,不妨寻一处静谧的茶馆,坐下来品味正宗的工夫茶道。在茶艺师优雅娴熟的动作中,观赏那一套繁琐却又充满仪式感的泡茶流程。从温壶烫杯,到纳茶、候汤、冲点、刮沫、淋罐、洒茶,每一个步骤都精准细致,仿若一场庄重的艺术表演。轻抿一口泡好的工夫茶,茶汤金黄明亮,香气清高悠长,滋味醇厚回甘,在唇齿间流转,让你在茶香四溢中感受潮汕人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细腻,沉浸在这悠然闲适的潮味时光里,忘却尘世的喧嚣与纷扰。

结语:淡浮神韵,历久弥新

淡浮院,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多元文化的潮州瑰宝,宛如一部鲜活的史书,每一寸砖石、每一方碑刻、每一尊佛像、每一幅书画,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,传承着华夏的文脉。它是泰国侨胞郭丰源先生等一众爱国人士爱国爱乡情怀的生动体现,是中泰两国文化交流互鉴的璀璨结晶,更是潮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新时代绽放的耀眼光芒。

从建筑的雄浑典雅到碑林的翰墨飘香,从交泰殿的中泰合璧到砚峰书院的书香四溢,再到周边山水的悠然惬意与潮味的醇厚悠长,淡浮院为人们提供了一场全方位、沉浸式的文化盛宴。它不仅让游客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,感受异域风情的独特魅力,还为学者、艺术家、文化爱好者搭建了交流的平台,为普通民众营造了一处远离喧嚣、回归本真的精神家园。

随着时光的推移,淡浮院必将持续散发它的独特魅力,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探寻历史、品味文化、滋养心灵。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,它将继续作为潮州的文化地标,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稳步前行,让潮州文化的火种越烧越旺,照亮更多人前行的道路,为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